經云:一切外道,所不能知者,此宗中說,有兩種。

外道、外外道。

猶如,睹見清潭,逆生怖畏。不敢習近。

內、外道,雖能游泳其中,適熱除垢,得清涼樂。

然,不覺是中,有無量寶玉,

一則,不入 不識,

二則,入 而不識。

故云,一切外道不能知也。

 

先佛宣說,離一切過者。

言:十方三世諸佛,唯有此一門,

誘進群迷,出於火宅。

是處,無復障礙,戲論不生故。

種種因量,諸師無能出其過惡者。

 

然,未度法障,未名真淨菩提心。

如蓮華,雖已離濁泥,尚未出水故。

經云,彼出世間心,住蘊中也。

以行者,於瑜伽中,湛寂之心雖已明顯。

然,涉事時,根、塵、識等,猶尚當心。

由厭怖有為故,著無為法。

然,以菩提心勢力,

自然不由他教,有如是慧隨生。

能於蘊等,發起其心,修離著方便,

於五種譬喻,觀察,無、性、空。

 

初句,觀察聚沫者。

如水上浮沫。雖可目睹,有種種形,推求性,

實了不可得。

色陰亦爾 →

若麤,若細,無不從眾緣生。

緣生無性,即是色本不生也。

 

次句,浮泡者。

如夏時暴雨,水上浮泡,亦但屬眾緣。四句觀之,都無起滅。

受陰亦爾 諸苦樂等。皆從,情塵和合生。

從緣無性即是,受本不生也。

 

次句,陽炎者。

如春月地氣,日光望之。如水迷渴者,生企求心,奔趣徒勤,去之彌遠。

眾生亦爾

不知緣起性空,有法想生,

若悟實相,即本不生也。

 

次芭蕉者。如人求芭蕉,中堅實,乃至分分披扸(ㄒㄧ),至於鄰虛,亦不可得。

行陰亦爾

一微塵,涉於動境,無不從眾緣生。

緣生無性,即是本不生也。

 

次,幻事者。如世間,咒術藥力,蔽惑人心,現種種未曾有事。

識陰亦爾。從一念無明幻心,幻出三界,究其源本,都無生滅去來,

當知,從眾緣生,無自性故。亦識本不生也。

聲聞經中,雖說此五喻,而意明無我。

今此中五喻,意明諸蘊性空。如觀五陰者。

當知十二入、十八界、六入十二因緣等。皆應廣分別說。

如大般若中所明。

行者,如是觀察時,從無性門,達諸法即空,得離一重法倒。

了知,心性如是,不為蘊、界、處、能執、所執之所動搖。

故名:證寂然界。

證此寂然界時,漸過二乘境界。

如蓮華,雖未開敷,而稍出清流之上。

行者亦爾。

不復,心沒蘊中,故名出世間心。

若據正譯,當言,上世間心也。

祕密主,彼離違、順八心(依身根而修為之法門)相續、業煩惱網者。

如前所說種子根、疱等,及歸依三寶,為人天乘。

行齋施善法,皆名順世八心

若三乘,初發道意迄至,

拔業煩惱根本,無明種子,生十二因緣,名違世八心

或可就見道、修道等諸位分之,各自有八心也。

大乘行者了達 諸蘊性空。

故於一切法中,都無所取,亦無所捨,雙離違順八心、我蘊兩倒。

二種業煩惱網,是名,超越一劫瑜祇行。瑜伽譯為相應。

若以女聲呼之,則曰瑜祇。

所謂相應者:即是觀行應理之行人也。

依常途解釋者 是菩薩從發心以來,

經一大阿僧祇劫,方證如是寂然界。

今祕密宗,但度此一重妄執,即是超一阿僧祇劫。

行者未過此劫,與辟支佛位齊時,名為極無言說處。

爾時,心滯無為法相。

若失方便,多墮二乘地,證小涅槃。

然以菩提心勢力,還能發起悲願。

從此以後,三乘徑路始分。

然所觀人、法俱空,與成實諸宗,未甚懸絕,

由約、偏真之理,作此平等觀耳。

故以三乘:上、中、下出世間心,合論一僧祇劫。

至第二僧祇劫乃與二乘異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慈容達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